昆明市生态环境局 sthjj.km.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15113446-202305-418821 主题分类: 县区动态
发布机构: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日期: 2023-05-22 14:30
名 称: 昆明普吉渣场整改完整脉络梳理
文号: 关键字: 五华分局,昆明普吉渣场整改完整脉络梳理

昆明普吉渣场整改完整脉络梳理

发布时间:2023-05-22 14:30 浏览次数:0
字号:[ ]

2021年4月,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来,五华区切实扛起整改政治责任主体责任,以破局姿态、根治气魄、雷霆手段坚决全面彻底推进问题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实质进展。


截至目前,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21个共性问题,五华区已完成整改6个,其余15个问题正按计划推进,督察交办的134件投诉问题,已完成131件,正按计划有序推进3件。其中,被列为重点关注件的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南铜业分公司(以下简称西南铜业)普吉历史遗留废渣堆场(以下简称普吉渣场)整改工作进展顺利,于2022年12月通过专家验收和区级自查自验,上报市级申请验收销号。


普吉渣场始建于1959年,2011年8月停用,累计堆存固废520万立方米约622.8万吨,2013年以来,西南铜业按照《云铜普吉渣场环境安全应急控制方案》,相继开展了修缮渣场围墙、对渣场顶部覆土以及新建雨水沟等日常管控工作。因为历史局限性,渣场在设计之初底部无防渗措施,前期虽已经实施过一些治理措施,但按照现行的环保管控要求,存在较大的生态环境风险隐患。


五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明确提出由区政府牵头、西南铜业具体负责,全力推进普吉渣场整改工作。通过多次组织现场调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专家咨询论证等方式,最终提出短期、中期和远期的治理思路,研究编制《西南铜业普吉历史遗留废渣堆场地污染原位风险管控方案》,并迅速启动实施渣场工程治理项目。项目自2021年11月开工至2022年12月完工,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主要实施“地下水污染管控工程”(包括地下水截流捕获控制工程、垂直防渗工程、抽出处理工程、水处理设施)和“封场覆盖、生态恢复工程”(包括边坡稳定工程、覆盖工程、导排气工程、生态恢复工程),生态恢复在封场覆盖工程完毕后及时进行。


普吉渣场整改期间,五华区按照整改目标认真组织对渣场涉重金属废渣堆存点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形成问题清单。针对问题做到“五个不放过”,即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落实不到位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坚持最高标准、最严制度、最实举措、最硬执法,督促责任主体单位切实整改,实施污染原位风险管控治理,消除生态环境风险隐患。


目前,普吉渣场已新增绿化面积17.40万平方米,绿化率超过80%;新增雨水收集池1000平方米、场外截洪沟362米,场内环场水沟1257米,平台水沟7062米,渣场的雨水蓄积和疏导能力大幅提升;铺设防水平HDPE防渗膜170021平方米,建设地下水垂直阻隔刚性帷幕140米、柔性帷幕320米,在确保堆体稳固、避免雨季雨水渗透导致滑坡风险的同时,也有效管控住了渣场污染物迁移的环境风险。


在五华区政府和西南铜业共同努力下,普吉渣场整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五华分局于前不久组织居民代表召开民情恳谈会,向群众通报整改情况,并粘贴整改公示,组织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显示群众满意率为100%。目前,普吉渣场短期治理目标已实现,正在转入中期治理。


据了解,为常态化推进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五华区制定出台《五华区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投诉问题整改巩固方案》和《五华区区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创新制定实施《五华区中央、省、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网格化考核方案(试行)》,将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和常态长效管理工作纳入全区网格化综合管理考核体系并执行结果运用。


下一步,五华区将进一步健全完善长效机制,配合和督促西南铜业做好对普吉渣场日常运行维护及管理工作,在按照方案完整实施普吉渣场原位风险管控工程的基础上,结合渣场特殊的区位优势,完成大地彩绘等景观再造工程,将普吉渣场打造成五华区乃至昆明市的“生态科普教育实践基地”,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

(来源:中国环境APP